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近年来,中国妇女乳腺癌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成为城市中死亡率上升最快的癌症。 目前中国妇女每1万人中约有35~45人患有乳腺癌。从年龄上看,35%左右的中国妇女处于35~70岁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妇女的乳腺癌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5%。 早期乳腺癌是一种无痛性肿物,身体可以无任何不适,既不影响生活,也不影响工作。有些人读过一些肿瘤的书籍,或受周围人的影响,患了恐癌症,非常害怕自己患乳腺癌,不敢去医院检查,殊不知进了误区,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期,患不患乳腺癌不取决于去不去医院。 乳腺癌防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所有关心妇女健康和生活的人们共同努力打造这一为妇女谋福利的平台。 乳腺普查:目前乳腺癌普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临床体检和B超检查。普查的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上的妇女,一般间隔1~2年,对有乳腺癌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人群常作为普查的重点对象。乳腺B超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为适宜。建议:40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30~40岁妇女每1~2年一次,25~30岁妇女应做一次乳腺B超作为基础资料保存,以便以后作为对照。 乳腺自查:定期的乳腺自我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乳腺自查的方法:站立或坐于镜前,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两侧乳房,包括乳房的大小、形态、轮廓、皮肤及颜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抬高、回缩、溢液。触诊时要求手指伸开并拢,用手指指腹触摸乳腺,左手查右侧,右手查左侧,可按顺序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触摸,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及腋窝部位。乳腺自查应每月1次,最佳时间应选择在月经后的7~10天内,此时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易于发现异常。对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每次自查应与以往自检情况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目的。 可疑病变的细胞病理学检查研究资料显示乳腺体检的敏感性仅为54%。乳腺B超有些良性病变也可伴有恶性征象,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表现出良性特征,确诊还应凭借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 所谓细胞学诊断就是用5~10毫升的普通注射器,接上6~8号针头,对临床可疑病变进行穿刺,然后用负压抽取肿块内的细胞,将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请细胞病理科医生进行诊断。该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费用低、报告及时。组织学诊断是从乳腺病变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确定病变的良、恶性,预测病人的预后并指导治疗。 |